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时间:2023年3月25-27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分组会(III)会场二:促进创新要素全球流动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2023年3月25-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其中,3月25日举办经济峰会,当天下午分组会(III)会场二讨论的题目是“促进创新要素全球流动”。本节讨论由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波士顿咨询全球名誉主席、董事总经理汉斯-保罗·博克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治学院院长林奈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


蔡昉在题为《如何让创新成为创新》的演讲中表示,一般意义上说的创新包括科技的发明、创造、研究、开发等,要想把这种基础性创新转变为真实的经济增长,必须变成经济学家意义上的创新,或者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内涵是创造性破坏,外延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原料、新的创新因素的引入等。当前,中国人口已经负增长,如何让创新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是最重要的。他认为,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制度安排。政府、企业和市场应该区别开来,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不要把“不言败”这一特权赋予任何具体的部门和单位,更不能把这一特权赋予市场主体。


他表示,中国有句话叫“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同样,要创新就要拥抱创造性的破坏。过剩产能应该被淘汰,传统技术应该被替代,应该允许企业退出和死亡,过时的岗位也可以消除和淘汰。唯独人要在社会层面上得到保护,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社会福利体系是创造性破坏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不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一个持续而永恒的课题。我们需要讨论有益于解决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重新组合的问题,推动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


汉斯-保罗·博克纳表示,促进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已是大势所趋,为更好应对未来潜在的挑战,无论是大型传统企业还是初创型企业,都应积极参与企业创新的浪潮,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着力点,推动组织变革。对于已在现有领域取得成就、迈入成熟阶段的大型传统企业来说,一要识别颠覆性创新因子:传统企业往往不缺乏“从1到N”的守成型英雄,但真正推动创新、对抗长久积累的组织惯性的,恰恰是“从0到1”的创业型英雄,应该发掘能带来颠覆式创新的将才,为僵化组织注入新气象;二要调动资源培育创新试验田:在传统组织内部针对创新业务规划专有土壤以提高组织的灵活应变能力,匹配独立预算、充分授权、容错、ROI考核等机制,打造敏捷前端,帮助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舒筋活骨,激发创新活力。


他认为,对于仍在高速发展成长、天然具备创新基因的初创型企业来说,第一,要坚守以创新为基因的特色企业文化:作为初创企业,应做到不忘初心、坚守并强化以“创新引领、效率优先、精准执行、协作开放”为特色的企业文化。第二,逐步建立体系化的创新孵化机制:循序渐进,摸索创新企业的成长路径;定期评估、择优推进组织内的创新项目,在稳固基本盘与探索颠覆性创新之间寻求良好平衡。第三,构筑潜在合作伙伴关系并搭建创新网络:放眼全球市场,与各地创新合作伙伴建立广泛联系;积极制定新市场拓展战略,规划符合各地实情的本土化策略。第四,密切追踪全球技术发展变化趋势:与政策制定者保持沟通,及时关注监管变化,针对支持技术发展和创新要素全球化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赵晋平在题为《如何加强跨境投资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全球流动》的演讲中指出,我们提倡促进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目的是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通过开放式创新或者创新合作共同为科技和产业革命注入新的动力,这有利于全球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大量的研发投入已经使中国在创新国家行列中又前进了一步,角色和地位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从国际专利、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如何使创新要素更多地与其他国家分享,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政策课题。


他表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要素流动的主导力量,尤其是企业通过跨境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本身就是全球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相对而言,作为对全球跨境直接投资的贡献者,尤其是对外投资的贡献者,从存量角度来看,中国在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给各国带来的吸收外来投资的机会在明显上升。跨境投资对促进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至关重要,但目前全球跨境直接投资领域确实存在一些和我们希望的目标不大相符的新动向,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加强政策协调。可将之归结为四方面:反对脱钩断裂、坚守多边规则、规范安全审查标准、加强彼此之间深度经贸合作。


林奈莉认为,政府常常有很多理由不做创新,要有非常密切的协作才能让创新真正落地,但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往往很难。学术界如何帮助企业形成创新思路?她分享了三个实验:第一,国际化企业在各国吸取最佳实践经验,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奏效。因此,由别人来帮助解决问题,借鉴现成的经验,不太可行。第二,危机时刻是政府间合作的闪光时刻,政府会团结在一起,在城市层面也有相应机制来共同抗击疫情。在危机时期了解别人在做什么事情是开放政府的心态,这时政府及其部门之间更愿意相互学习。第三,用指标体系来类比,例如公民服务有效性的指标。指标体系可以成为良好对话的开端。


她介绍,在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治学院有一项工作是让政府互相学习、让多边机构相互学习、让私营部门互相学习。这项工作现在开展起来越来越困难,但是也越来越有必要。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需要更好地推动政府创新和合作。


张旭谈了他的三点思考。第一,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创新要素顺畅流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特征是智能技术、能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融合,未来场景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这就要求学科相互交叉、技术相互融合、创新资源顺畅流动。第二,要让科技造福人类,也需要创新资源在全球顺畅流动。科技提高了生产力,解决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鸿沟和贫富差距的扩大。第三,要想促进全球创新要素的流动,各国都要负起责任,主要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大力宣传和推广开放科学,通过开放合作,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公共品才能得到有效供给;加大力度促进技术转移和流动,尽可能消除阻碍技术转移的障碍,特别是涉及气候变化、民生领域的技术转移障碍;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完善全球科技治理。


他强调,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智库和媒体都有责任共同引导创新朝着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发展出版社 撰稿:杜倩倩;审稿:崔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