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时间:2017年3月18 - 20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分组会IV会场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与创新 返回论坛简报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于2017年3月18-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其中3月18日举行经济峰会,下午分组会(IV)会场四的题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与创新”。本节讨论由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主持。对话嘉宾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李剑阁、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鲍达民,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刘遵义、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常博逸。


在本节讨论中,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是最有颠覆性的知识密集型领域,教育就是其可能颠覆的领域之一。很多人看到人工智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也有人担忧,人工智能没有人的情感思维,会不会受到道德约束?麦肯锡的一份报告中,把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做了一个分析,认为到2030年,45%的人类活动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所代替。这些不只是传统的类似机械臂这样的功能,而是有关企业甚至是CEO的一些决策。当然还需要考虑产生的相应问题,如这会不会带来工作机会的进一步被破坏?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领域的变化,会不会产生教育机会相关的不公平的增加?会不会反而扩大了所谓的数字鸿沟和科技鸿沟,变成教育鸿沟?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李剑阁表示,人工智能现在对很多行业提出了挑战,比如在自己原来从事的金融业,最近高盛将原来500个证券交易员减少到2人;摩根大通原来用35万个小时进行的金融数据分析,现在几秒钟就完成了。因此未来华尔街的人也可能会失去工作。


李剑阁指出,人工智能对于教育也会提出很大的挑战。他曾认为远程教育不可能代替课堂教育,因为它没有互动。但是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后,教育在线时已经可以互动,更可以答疑。 有说法称,HI——即人类的智慧,加上AI——即人工智能,等于SI——即超级智能。但是他相信,SI永远还是属于人类的,不会成为人类的敌人。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表示,一些测算显示,40%的就业机会会在这个世纪的中叶被机器取代。这要求思考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伦理和道德影响。这要求大学认真反思大学所教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人工智能会让有的就业岗位变得无足轻重,甚至被完全取消,但是人工智能也会带来新的需求,且人工智能的应用也需要新的技能,需要新的服务才能够开展,这也为人类带来了机遇。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鲍达民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说是技术发展的第二个潮流,人类现在拥有比以往更多的数据,有更强的计算能力,连接性更强,把这三件事放在一起,就能够看到整个经济在经历的巨大变化。


他以通常不会与科技联系在一起的矿产业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为例称,比如对于一个矿区的维护,会有一些自动化的卡车,而最近在加拿大的一个矿区,就是因为人工智能的使用,取代了以前236个工人所做的工作,而且把工作效率提高了40%。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刘遵义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到教育的各个层面,从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教育。对于小孩的教育,用人工智能可以看小孩的兴趣是什么,引发他们的兴趣。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做研究,做分析,而且可以使教育变得更为个性化。他表示,孔子在2000年以前就说过,要因材施教,这其实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而老师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领域,而不是逼着他们去学他们自己不擅长的。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常博逸表示,人工智能将会改变人类的游戏规则。他指出,也许在未来数字鸿沟就不再存在了,例如也许会有越来越多人使用MOOC课程,这会带来更多个人定制化的教育。他说:“可能未来会有包涵便携式的人工智能的教室,能让我们更好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教育,而且让人们可以终身学习。”

(撰稿  财新记者 王力为)


--背景信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今年迎来了第18届。自2000年创办以来,为推动中外发展政策交流与国际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媒体联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都  静   64255855-8054 dujing@cdrf.org.cn

史雅帆   64255855-8195 shiyf@cdrf.org.cn

夏  天   64255855-8086 xiatian@cdrf.org.cn

朱美丽   64255855-8204 zhuml@cdrf.org.cn


--电子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