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美“外交二代”忆历史话未来:中美合作 造福世界 返回 媒体关注 列表>

这是一场十分难得的聚首。


9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专题研讨会特别设立了“中美建交四十年:回顾与展望”的讨论环节。嘉宾多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过程主要参与者的后代,包括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王炳南之子王波明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章文晋之子章百家


美国前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之子尼尔·布什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之子马克·布热津斯基



基辛格:


中美都有责任为世界和平进步找到合作方式


中国和美国是在技术、政治经验和历史方面最有能力影响世界进步和和平的国家,他们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因此他们之间合作的挑战非常大。我有机会参与中美关系四十年,我坚信两国都有责任为世界和平和世界的进步找到合作方式,解决他们面对的重大问题。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


创始人及主席尼尔·布什:


中美关系造就了经典的双赢局面


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是1975年我父亲担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期间,此后44年中,我先后140多次访华。


我的父亲对于塑造美国对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经常说,美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友好关系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充分就业,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使得美国消费者受益,总的来说,中美关系造就了经典的双赢局面。


在美国,有一些人对中国有很多批评,如人权等,还说中国的千人计划、“一带一路”都是为了实现在全球的统治目的。实际上,有这些观点的人可能根本没有来过中国,他听到什么就相信什么。如果了解中国历史,就会看到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在强盛时入侵别的国家。如果美国政客认为中国是一个朋友,认为美国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双方贸易关系中受益,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未来两个国家都会是非常伟大的国家。尽管我们存在很多的差异,但是我们能够携起手来一起去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或者脱贫等挑战,中美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其他国家也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实现经济繁荣。



《财经》总编辑王波明:


中美保持谈判可以避免误判


中美第一次接触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那时美国、苏联、中国、法国、英国五个国家一起讨论越南以及朝鲜等问题。中美就商量出来一个机制,举行大使级的谈判。


我父亲王炳南在1955年被派到波兰做大使,我也在1955年出生在华沙。华沙大使级谈判整个经历了15年时间,从1955年开始一直到1969年,中间谈了136轮。这个136轮解决的问题就那么几个,中朝战俘的遣返问题、台湾海峡的问题等。


到了1969年,美国尼克松总统上台,他想调整对中国的关系。他就在135轮会谈时说能不能缓和一下双方关系,所以到136轮,中方正式向美方提出了邀请。然后,才有了基辛格1971年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正式签订上海公报等,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以史为鉴,有几点感受。


第一,中美双方在敌对状态下一直谈了15年,从敌对状态谈到了关系慢慢缓和,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双方得接触,不能放弃接触。


第二,一谈就谈了136轮,这些谈判对结束中美的敌对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想想15年136轮谈判,结论是,什么事儿都是可以谈的。


谈就可以避免误判,谈就可以使双方了解彼此的意向。136轮谈判的历史说明中美关系一定还是通过谈判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认为中美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双方目前面临的问题。



美国前驻瑞典大使马克·布热津斯基


求同存异才能解决分歧


我已经到中国50多次了,每次都被眼前的变化震惊。因为中国在过去的40年,在人类历史上实现的经济奇迹是别的国家都没有的,我们应该庆祝中国取得的成就。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71年。我重走了长征路,像娄山关、泸定桥等这些长征中非常重要的地方我都去过。


今天再次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心情非常复杂。中美关系在过去的40年里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但是两个国家之间是互相依存的,40年前双方建立外交关系,使得双方能够在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进行交流。1978年只有几百名外国人住在中国,现在大概有20万外国人住在北京,有超过10万美国人生活在中国,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变得更加安全,是因为中美之间恢复了正常的关系。


中美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相互高度依赖的双边关系,双方如果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考虑到两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两国的合作事实上是全球经济政治稳定的重要来源。我们应该意识到两国之间相互依赖的核心作用,在这个背景下来解决我们存在的分歧。


中美在全球稳定、社会进步、创新国际体系等方面都有着共同利益。世界在发展,两国关系也不会固定不变。尤其是在当下,两国更加需要推进文明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保持经常性的对话和磋商,只有这样才能构造中美关系的未来。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


改善中美关系需要智慧和勇气


1979年中美建交是激动人心、改变世界的大事。建交以来的40年,中美关系发展虽不无曲折,但是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早已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美交往的历史是漫长的,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到华算起第一次中美直接贸易,已经有235年了,期间大部分时间两国关系非常疏远,疏远时期长达150年,以后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美结盟了,那时中美关系变得非常密切,而且中美双方都对同盟抱有极大的信心、极高的热情,但是实际上这个同盟矛盾很多,而且实际只有五年时间,以后经历了对峙和隔绝,从1971年到1978年是解冻的时间,之后是40年的发展。中美之间的交往经历了疏远、隔绝、结盟、关系正常化,此后又有40年的发展,如果对这样丰富的经历加以研究,或许可以使我们渡过当前困难的时期。


中美两国都有许多有识之士,愿意为改善中美关系作出努力。就目前看,中方仍然是主张中美继续合作,无意于挑战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前中美关系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等因素造成的。形势的发展会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不是美国面临各种问题的根源,打压中国无益于美国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能使情况更坏。


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中美出现矛盾时,双方要保持冷静、克制和远见,尽可能避免紧张关系升级,特别要防止陷入对抗,更重要的是,不管双方关系处于什么状态,都要为下一步留下转圜的余地。而在某种意义上,中美两国是通过对抗和博弈增进相互了解的。相互了解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彼此之间力量的限度,如此才能消除恐惧、建立互信。创造良好的中美关系,需要智慧和创造性,更需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86-10-64255855
comm@cdr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