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时间:待定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返回 论坛动态 列表>

CDF Webinar | 应对全球供应链危机

受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俄乌冲突升级、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等长短期因素的影响,波及全球的供应链危机持续蔓延。多国出现不同程度的能源供给不足、芯片短缺、航运不畅等问题。供应链危机进一步引发物价飙升、通胀高企,对世界经济的稳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本轮供应链危机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各国政府应该通过哪些举措来稳定供应链?企业在危机中应该如何应对?供应链危机对各国产业政策以及国际经贸合作将带来哪些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将会出现哪些调整?


针对这些问题,2022年6月7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秘书处围绕“应对全球供应链危机”召开“CDF Webinar网络专题研讨会”,来自权威智库、国际组织、学界和企业的嘉宾参加讨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秘书长方晋主持研讨会。



“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稳定跨国公司的信心”



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参与者、受益者,跨国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享受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跨国公司和中国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在全球供应链危机、逆全球化思潮出现、中美战略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稳定跨国公司的信心。


对于市场寻求型的跨国公司,我们应尽可能让国内市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释放,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进一步吸引市场寻求型的跨国公司。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来吸引和留住这些企业。


“脱钩会增加通胀压力”



当前一系列的冲击将导致地缘政治上的“脱钩”,如果世界分化为不同的地缘政治领域,经济增长率将会被抑制,技术溢出效应将会降低,生产率增长也将放缓。


全球化带来了菲利浦斯曲线的扁平化,带来了有助于生产率增长的低成本劳动力,进而降低了通胀率,脱钩可能会影响这一作用并增加通胀压力。西方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形成也可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受限于国内需求总量,进而影响其迈向价值链上游的能力。


“中国经济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产地销”和“销地产”这两种模式在中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中国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加上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造就了中国经济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进而造就了不会轻易被撼动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分工格局。


中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的扩大开放,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跨国公司而言,在中国对中高端产品实行“销地产”和“产地销”要比搬离中国要划算得多。


“供应链多元化可以减少垄断、促进竞争”



供应链冲击、脱钩等等因素会降低增长,但供应链多元化(包括寻求第二供应商)的措施也有几个好处:比如,降低疫情、地缘政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采购者要求多元化的货源会减少供给侧的市场势力垄断、促进竞争,从而降低价格,使消费者获利;供应链多元化能减少经济武器化的风险。SWIFT如果有竞争者,就无法被武器化;即使在一国内,多元化也有好处,拥有多个独立供应链和经济中心可以降低风险。


“企业要增加研发和投入,提高自身的能力”



脆弱的全球营商环境倒逼出企业的“反脆弱性”。


一是企业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身竞争力。以中国中化为例,通过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力度,研发投入成倍增长,科技进步速度明显加快。


二是企业正在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尽量把供应链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作为一家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中国中化正在打造15条重点产业链,每条产业链都在积极推动研发创新。未来几年,在化工新材料、种业、植保、绿色环保技术等多个领域一定会有所突破。


三是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转型,应对能源供应链风险,并在“双碳”框架下,实现多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四是通过种子、植保研发创新,应对粮食供应链风险,即使培育种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


五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营造的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中国企业从不惧怕竞争,欢迎正当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