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时间:2023年3月25-27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第三单元:推进经济复苏的全球合作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2023年3月25-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其中3月26日大会第三单元讨论的题目是“推进经济复苏的全球合作”。本节讨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董事会主席金立群,阿美总裁、首席执行官阿敏·纳瑟尔,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博乐仁,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柯文胜。


王文涛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将坚持走开放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机遇。他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


一是共享中国大市场的机遇。我们将把支持和恢复扩大消费摆在最优先的位置。今年将举办“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继续办好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各类展会,让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市场为各国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二是共享投资合作的机遇。我们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同时,聚焦外商关注领域,切实做好外资企业的服务工作。


三是共享创新发展的机遇。中国人才红利正在形成,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工业体系正成为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下一步将加大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培育数字贸易、绿色经济等新领域,支持各国企业在中国开辟新赛道。


四是共享国际合作的机遇。我们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的进程,加强多双边合作,推动世贸组织、G20、APEC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共同做大世界开放的蛋糕。同时将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金立群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主席致论坛的贺信和丁薛祥副总理的演讲为所有商业领袖注入了一针“定心剂”。新冠疫情后,全球面临持续高通胀、劳动力市场紧张、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溢出效应等挑战,使得多个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此外,新冠疫情期间,各国的支持政策带来了更高的政府债务,目前全球债券收益率上升,但债券价格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将面临不小的挑战,给高负债国家带来巨大压力,引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担忧,发达国家的银行系统也将面临危机。


金立群提出,在这样的不确定时代,多边体系将决定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持续推进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合作。他提到,大国竞争时代,亟须改革治理体系,让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多边协作框架,促进共识形成。多边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希望不同背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能够共同协作,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只有所有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共同富裕和安全。


阿敏·纳瑟尔在发言中表示,当前,我们急需务实主义和更加明确的未来战略。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长期并存,不能以牺牲能源安全为代价,要在能源方面推进改革和绿色发展。进一步的产能释放对中国能源安全非常重要,我们正在更快地迈向更绿色、更低碳的未来,而中国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推动技术开发与创新。


阿敏·纳瑟尔提出,传统能源还会伴随我们比较长的时间,包括内燃机汽车,因此需要优化能效。一方面,阿美逐步在业务组合里加入氢和氨等低碳能源,也在推进包括电解铝、水泥和煤炭等高碳行业的转型,更好帮助中国实现减排目标。另一方面,阿美希望成为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能源提供者,阿美在中国的先进材料等项目都融入了减碳技术。他强调,面临低碳发展的未来能源前景,阿美将坚定地与中国站在一起,以长远为计,相信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议程对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齐普策在发言中表示,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首先,增长是繁荣的共同驱动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将释放大量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其次,外商直接投资使中德两国的经济紧密相连,这是对“脱钩论”的强有力回击。强大的工业基础一直是德国经济的基石,而做强、做大中高端制造业也将成为中国的坚实支柱。汽车行业的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外商直接投资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将为深化经济合作创造新的空间。


齐普策认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应该是:包容而不排他;鼓励合作而不鼓吹“脱钩”;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对于创新、可持续和发展繁荣的追求,应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世界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更为全球规模的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国际间架设了友谊的桥梁,释放出多边合作的强烈信号。


博乐仁在发言中说,在疫情期间我们相互支持,专注于保持全球经济活力和供应链稳定,现在应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寻找新的合作方式。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都有可能带来高质量发展。脱碳是全球大趋势,影响到每个公司、每个城市、每个市场、每个国家,必须找到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提高可再生发电能力、推动效率提升、使用新技术,最重要的是数字化,以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脱碳。数字化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等问题,有助于推进城市化等,西门子随时准备好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业务和运营的数字化。


博乐仁表示,李强总理在“两会”上指出“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沿着这条路,按照中国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方式,积极主动地与高水平国际规则和规范接轨。他强调,有三个要素非常重要:一是安全的数据交换,二是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西门子致力于继续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解决共同的挑战,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石道成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为所有人带来了合作机遇,将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全球发展不是“零和博弈”,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为共同繁荣创造机会。过去40余年,中国实现了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转型,数以亿计的民众摆脱贫困,重新与全球经济联通起来。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业务和世界,不仅打开了全球市场,而且释放了14亿人的能量、智慧和梦想。作为很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一直驱动着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将有望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贡献者,并已经成为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领导者。这些技术可以助力我们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石道成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携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能力和拥抱变化的能力。在共享经济增长红利的同时,还需要保护驱动经济增长的多种因素,包括环境、自由贸易以及只有合作才能更加强大的理念。


柯文胜在发言中表示,我们正处于极具挑战的时代转折期,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西方要与中国“脱钩”并未在贸易额上有所体现。在面临观点分歧和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欧洲、美国和中国的企业显然已经找到了继续合作的途径,原因包括: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贸易有助于世界各地凝聚在一起;贸易相互依存并非坏事。


柯文胜提出,新冠疫情期间所经历的供应链中断表明, 当下供应链存在灵活性和韧性不足的问题,供应链的韧性可以通过采购来源的多样化来建立,也可以通过利用技术和整合物流链来提高灵活性。与此同时, 对依赖性的担忧不应成为去全球化的主要原因。2023年全球贸易面临逆势甚至下降的困境,同时又遭受不可持续的严重贸易失衡问题,“自给自足”的呼声使全球贸易变得曲折。但是不能陷入贸易危害论的陷阱,因为贸易具有当今世界需要的许多特性,比如促进合作、相互依存、激励对话。贸易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


(中国发展出版社 撰稿:杜倩倩 徐静;审稿:赵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