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时间:2023年3月25-27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学者报告 企业报告
返回 企业报告 列表>

瑞士再:构建服务型风险管理模式,促进住房风险保障机制建设

缪汶乐(Christian Mumenthaler),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 


摘要


伴随中国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人口流动持续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推升人口净流入城市的住房需求,十余年来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快速上升,而租赁住房市场发展不足,部分城市住房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提出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2021 年 6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从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政策。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在人口净流入规模较高的大城市增加小户型、低租金的租赁住房供应,旨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目前,地方政府纷纷制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预计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整体规模有望持续上升。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对推动中国住房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障性租赁住房具有集中建设、集中管理的租赁住房性质,住户更换更加频繁、非所有者长期居住等特征都会增加房屋的损耗,这意味着运营者和住户面临的财产、责任等风险也高于一般居民住宅。尽管目前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大多处于建设期或运营初期,许多房屋老化的问题还尚未显现。然而,保障性租赁市场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新建住房重点方向,计划新建规模占一线城市新建住房的比例高达四成以上,其建筑规模将高速增长,风险敞口也将不断扩大。对于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高密度生活社区而言,加快健全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保障新市民安居乐业、促进住房市场化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与海外市场相比,我国当前住房市场风险保障程度不足,居民对于住房风险认知依然有限;保险作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目前发展程度相对偏低。例如,在新加坡组屋保障体系中,政府强制要求住户投保住房按揭贷款保险与火险,并鼓励住户投保其他类型的住房保险产品,充分运用保险工具提升住房风险保障。在为住户提供保险购买渠道和保险汇总信息的同时,政府也持续加强普及住户的风险知识。因此,新加坡政府在完善住房风险保障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强化居民风险认知、完善信息资源方面也起到了核心的协调和统筹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基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风险特征与居民风险保障需求,结合海外保障性住房风险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本文建议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为切入点,加快健全中国保障性住房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将住房风险保障纳入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同时注重增强其服务价值,以提升整体风险保障能力。中长期看,完善的多层次住房风险保障体系将有助于增强社会保障与经济韧性,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建议一: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指引,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建议二:建议盘活既有金融存量资产,促进提升居民住房风险保障意识。


建议三:建议探索政府与商业部门的创新合作模式,广泛运用数字化与科技手段,积极推广具有普惠性质、注重配套服务的住房保险产品。


点击查看:


瑞士再:构建服务型风险管理模式,促进住房风险保障机制建设